百余个绿色职业 3800万未来岗位“绿领”崛起 年轻人向“绿”而行

2025年10月10日 来源:中国妇女报
二维码
用微信扫描二维码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太行山南麓,华能集团、华中区域容量最大的火电厂内,华能集团技术能手、沁北电厂检修部主任助理张瀚方在电子间忙碌着,汗水洇湿了她的鬓角。

“时间不等人,一天当两天用。”作为DCS国产化改造项目负责人的她,每天“泡”在现场超过12小时,一干就是72个日夜——更换机柜71面,调试设备近1500项,检查核对测点超万个,排查隐患优化逻辑70余项。对此,张瀚方说:“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底气才能更足。”

华灯初上,望着万家灯火,张瀚方会露出幸福的微笑:“光明的电力事业,需要我们守护。我为身处其中而自豪。”她知道,这背后是电力人的执着与温情,在努力提升能源电力供应的含“新”量。

像张瀚方这样活跃在环保、低碳、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领域的从业者,被形象地称为“绿领”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。

政策引领,“绿领”职业蓬勃兴起

近年来,我国将碳达峰、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,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,为“绿领”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2015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(以下简称《大典》)对具有“环保、低碳、循环”显著特征的职业活动展开深入研究分析,并将部分社会认知度高、绿色特征突出的职业明确标示为绿色职业。到了2022年版《大典》,绿色职业的范畴进一步拓展,涵盖了节能环保、清洁能源、生态环境等多个关键领域,数量增至134个。

2024年7月,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9个新职业,其中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、电能质量管理员、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被明确标示为绿色职业。今年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、新工种中,风电场叶片维修工、氢燃料电池测试员等“绿色”新工种也赫然在列。

在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,我国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。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4月底,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突破20亿千瓦,达到20.17亿千瓦,这约等于90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,同比增长58%。其中,风电、光伏合计装机达到15.3亿千瓦,超过火电装机。

与此同时,碳交易市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,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市场化的激励机制。据德勤中国研究预测,中国通过主动绿色转型,在2050年将创造3800万个岗位,这些岗位主要来自具有传统经济优势和快速增长的低碳排放行业。

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,催生出对“绿领”人才的旺盛需求。领英发布的《2024全球绿色技能报告》显示,绿色岗位招聘率比普通岗位高54.6%,且供需缺口持续扩大。目前,我国“双碳”领域的人才需求近百万人,但相关从业者仅10万人左右,人才缺口巨大。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,不少人敏锐地捕捉到绿色产业的发展机遇,选择了与绿色产业紧密相连的职业,如企业环境工程师、ESG(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)顾问、可再生能源工程师及环境政策分析师等。

多方培养,“绿领”人才加速成长

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,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因地制宜,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,大力培养和吸引绿色产业人才。

福建省出台的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(2022—2025年)明确提出,将绿色经济人才纳入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支持范畴,积极引进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;山东省则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,深入挖掘绿色低碳领域的就业岗位,为“绿领”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;江苏省出台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,强化绿色技术创新载体培育,加大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力度,致力于打造绿色产业人才高地……

行业对绿色人才的强烈渴求,也促使高校积极行动起来,优化专业设置、加强绿色人才培养。今年,“碳中和科学与工程”专业首次被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,并在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3所高校率先获批设立。

这一专业紧密围绕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,系统掌握碳中和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能够在能源、环境、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碳中和相关的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。

“我校为该专业量身打造了‘碳中和创新班’。在今年,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报考咨询量显著高于传统工科专业。”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侯新梅介绍,“我们依托钢铁工业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以及与宝武集团等合作的20余家校地、校企产教融合基地,将国家重大、重点科研项目融入学生培养环节,努力培养出学术素养扎实、工程能力突出、担当行业使命的碳中和领域卓越人才。”

前景广阔,“绿领”成就业新赛道

在政策红利的有力驱动和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吸引下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“绿领”职业,将其作为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理想的重要选择。

有专家表示,当代年轻人选择“绿领”职业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。一方面,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后,许多年轻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希望能够将个人兴趣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,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另一方面,“绿领”职业在政策支持下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。虽然在职业生涯初期,起薪可能相对有限,但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日益提升,职业发展潜力巨大。

也有人认为,年轻一代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,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是他们选择“绿领”职业的重要驱动力。在年轻一代看来,从事“绿领”职业不仅能够获得稳定的职业发展,还能为改善生态环境、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,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。

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,“绿领”职业的收入水平也较为可观。“绿领”职业的收入因地区、经验和具体行业而异,通常初级职位年薪在10万至25万元之间,资深职位则更高。而且,随着绿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市场对“绿领”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,其收入水平还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在“双碳”目标的引领下,“绿领”职业作为新兴职业的代表,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政策的持续支持、产业的蓬勃发展、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年轻人的积极参与,共同推动着“绿领”职业成为就业市场的新热点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。